跳至主要内容

观李海燕青岛演出『锁麟囊』

话说当初我对京剧着迷,正是在网上看了张火丁版的『锁麟囊』。而去现场看戏,也是从这两年才开始。因此听说李团来青唱『锁麟囊』,真是激动万分,二话不说将票买好。到了10月22日当天,我提前45分钟进场,可直到开场前十分钟,剧场依然空位很多。我心中诧异,国家京剧院的二团团长带团,演的又是程派最有名的『锁麟囊』,青岛的京剧氛围不会差到这个地步吧。万幸最后十分钟内,人陆陆续续进场,基本坐满。只是放眼望去,大多数是老人,像我这种年轻人真的太少了。比我去年在上海看蓝天的定军山,当时剧院老中青三代爆满,差的很远。



李团出场前几句念白,我感觉不是太好。像口里含了东西,有些不清楚。也难怪现在程派被人诟病。之后出场依然少不了一个碰头好。我翻了下网上几版『锁麟囊』,不管谁来演,这个碰头彩貌似都少不了。作为一个新戏迷,不会叫也不敢叫好,总怕叫不到点上。不过听戏没叫好声不热闹,总觉得少点什么。现场我一听叫好声也就放下心来,这次可以跟着叫好了。



『锁麟囊』的几段经典唱段,不想多说。只能感叹这出戏真的是戏保人,「四平调」、「春秋亭」、「一霎时」、「三让椅」、「团圆」这几段只要唱的不是太差,肯定能要到好。更不用说是李团来唱了,现场真是一句一好。事后想,是不是太过了,听程先生的现场录音,也没有这么多叫好啊。不过真是过瘾,感觉这钱真没白花,这才是角儿,这才是看戏。只是李团的嗓音还是偏宽粗,也算当代程派「特色」了。还有一些字唱的我听不清,程派是「若断若续」而不是真的断掉。另外明显有很多地方提高音量,当时在想这是所谓的「撒狗血」故意要好,还是程派特色。作为一个新戏迷,就不敢妄言了。



『锁麟囊』这出戏,除了听程派唱腔,另外就是看水袖功与剧中几位丑角的插科打诨。水袖功我不懂,不过当晚李团的水袖表演,依然满堂喝彩。但我真心想在这里写一下当晚梅香的扮演者张译心和碧玉的扮演者赵辉辉。

张译心一出场就让我眼前一亮,美女啊。虽没有可比性,但我不得不说,比李团好看,年轻就是好啊。感觉这扮相不唱大青衣真可惜。


张译心,原名张晨。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师从刘长瑜,现在国家京剧院二团。嗓音甜美,扮相俊秀。基本功扎实,台风端庄。在『智取威虎山』出演小常宝和『红灯记』中的李铁梅均备受好评。
而碧玉的扮演者赵辉辉,从微博看这是第一次演碧玉这个角色。演的真心好,一句“哈啤酒吃蛤蜊”全场爆笑。估计是提前设计好的,不过现场的效果绝佳。让人感觉演员真的是在认真准备,绞尽脑汁的为戏迷演戏,而不是在糊弄大家。


赵辉辉,『向上吧!少年』北京赛区选手。2004年考入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开始学习京剧艺术,2011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曾多次赴国外进行文化交流。在2011年新年京剧晚会上为胡锦涛主席等人演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的胡琴是赵建华。整场给我的感觉是除了李团能压得住胡琴,其他人演唱,我的耳朵总是从唱词中跳出来,听胡琴去了。



最后演出结束,来了个返场。李团耍了几下水袖,可惜没有加唱。后来听博友说,第二天演唱会加了一段武家坡。我因为不喜欢听现代京剧,所以没去。不过话说李团,放着春闺梦,鸳鸯冢不唱,唱啥武家坡啊。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WPS 文档中表格内文字回车后格式变化的问题

豆瓣读书五百本:十六年的标记与思考

我的豆瓣之旅始于 2009 年,那时我在 10 月 15 日标记了第一本“已读”书籍——《走进我的交易室》。时光荏苒,截至 2024 年 6 月 26 日,我已标记了第 500 本“已读”书籍——《角谷的藏书架》。而到 2025 年 3月 2 日写完本文时,这个数字已增至 521 本。在近 16 年的光阴里,我平均每年阅读约 32 本书籍。 坦率的讲,作为一个自诩爱读书的人,我的阅读量并不算多。与豆瓣上那些标注了 4000 本已读书籍的大神们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去年读书时,我在「阅读记录 」app 上尽量做了记录,总共 110 小时,平均每天不到半小时。然而,这 16 年的时间占据了我生命中不小的比重,因此我觉得有必要写一篇文章,对自己的阅读历程稍作总结。 在这近 16 年里,我共标记了 521 本书籍。下表详细列出了每年的阅读量: 回顾这些数据,我发现在 2011 年至 2014 年期间,我的阅读量特别低。那时,父亲两次重病住院,直至 2014 年离世,这或许是我那段时间读书很少的原因之一。那时,我读得最多的是《金刚经》。2017 年,工作逐渐步入正轨,我的阅读量也随之上升。然而,近年来随着身体渐老,眼力不如从前,阅读量又开始减少。或许以后很难再有一年阅读 50+ 本书的年份了。 从书籍类型来看,根据豆瓣的统计,非虚构类书籍占比高达 80%,而虚构类仅占 20%。这个数据应该是准确的。自大学以后,我便较少阅读小说、诗歌和文学类作品。尽管每年列阅读计划时,我都会特意安排一两本文学名著,但说实话,阅读起来颇为艰难。最近两年接连阅读俄国名著,更是让我感到吃力。从大学学习金融专业后,我的阅读兴趣主要集中在非虚构类书籍上,尤其是金融投资和历史领域。近两年,随着职业生涯陷入停滞,我还增加了对自我成长和学习方法的阅读。 在作者方面,我在豆瓣上标注最多的作者是村上春树。他的小说我从初中开始阅读,年少时特别迷恋,基本是出一本就买一本读一本。如今年纪大了反而看不进去了,但变得特别喜欢他写的随笔散文,《我的职业是小说家》现在成了我的床头书,偶尔会拿出来翻阅几页。其他作者就比较零散,不成系统了。 这 521 本书中,五星书籍共有 27 本,占比略高于 5%。详细的书目我已列在下方表格中。 年份 本数 具体书目 2009年 8本 《1000%的男人》《挪威的森林》《小狗钱...